都市激情亚洲视频欧美-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推荐

前沿熱點 | 疫情沖擊下國際物流發展特征觀察與啟示——以深圳市為例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1月爆發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億例,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影響。全球交通運輸中斷、商業活動被限制,各個國家生產企業停工停產,全球貿易交往銳減。由此給我國外貿帶來國際運輸遲滯、物流成本增加等多方面影響,國際物流發展面臨較大不穩定性。

 

深圳市對外物流結構呈現典型的國際化、外向型特點,是我國發展國際物流業務的典型代表城市。有鑒于此,本文以深圳市為例,開展疫情下國際物流發展特征觀察,并對其面臨的發展挑戰與機遇進行預判,為深圳及類似城市的國際物流業務發展策略提供參考。

 

 

01 國際物流需求的不穩定性加大

 

作為國際與國內產品流通渠道,國際物流主要發揮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承擔高度國際化產業的產品流通,二是承擔區域、周邊城市以及城市自身的商貿產品出口活動,三是服務國際、國內居民消費需求品的快速流通。疫情爆發后,這三類貨物流通均呈現較大不穩定性。

 

1.高度全球化、高附加值產業受疫情影響大,進口需求不穩定性加劇

 

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等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產業,原材料鏈條呈現高度全球化。當疫情全球爆發,鏈條上的任何國家生產過程不暢,均會帶來中下游業務量下降。以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為例,疫情引發日本、美國部分晶圓廠產能下降,加上貿易摩擦及交通運輸通道不暢等原因,2020年上半年自日本、美國進口單晶硅、電子元器件等集成電路原材料總額僅為15億元、1.6億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15%、16%。

 
圖1 2020年1-6月深圳市集成電路部分關鍵零部件進口貿易額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數據

 

 

2.出口主導型成品貿易受疫情沖擊明顯,出口物流需求波動幅度增大

 

出口物流需求總體波動幅度較大

 

2020年第一季度全市進出口總額為2911億元、貨運量3897萬噸,較2019年同期分別下降21.2%、9%。第二、第三季度略有好轉,出口額逐步回升,并于第三季度末恢復到疫情發生前水平,但總體上看出口貿易發展態勢不穩定,出口等需求呈現一定波動。

 
圖片
 
圖2 近三年深圳市前三季度貨物出口金額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深圳市統計局
 

 

典型出口產品、出口區域需求下降

 

以機電、汽車、紡織品等傳統出口貿易產品為例,參考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開展的《疫情下的行業調研系列報告》,疫情發生初期,機械、新能源汽車、物聯網、半導體、氫能與燃料電池等工業產品產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60%企業反饋國外訂單下降約10%-30%,20%企業國外訂單下降30%-60%,另外10%企業反饋國外訂單遭受斷崖式下降。

 

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此前中美貿易戰疊加影響,外貿市場疲軟帶來工業產品流通需求下浮,貨物運輸需求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以美國、日本等過去作為深圳的主要進出口國家和地區,疫情初期主要貿易交往大幅降低,2020年前三季度深圳與二者的貿易額占比由2018年的9.2%、4.9%,下降至7.7%、1.9%。

 
圖片
 
圖3 深圳與主要國家和地區進出口貿易金額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深圳市統計局

 

 

3.小批量、多批次跨境電子商務需求逆勢增長

 

疫情下國際物流整體需求不穩定,但仍有部分領域呈現欣欣向榮之勢,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簡稱跨境電商)尤其明顯。各國對防疫物資、家居用品、室內體育用品等需求迅速增長,2020年前三季度深圳海關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183億元,同比增長2倍多。隨著貨運航班恢復和中歐班列投入,前三季度跨境電商快件數5.0億件,較2019年同期增長20%,實現疫情期間少有的不降反增的好勢頭。

 

 

02 國際物流供給體系韌性不足初顯

 

 

1.物流設施網絡通達度降低

 

各個國家、地區為防止其他地區疫情傳播,相繼切斷、減少對外的交通運輸聯系,尤其是承當國際貨運重要角色的航空運輸、海洋運輸,深圳與全球各國家、地區之間的外向型物流網絡通達性大幅降低。

 

航空運輸網絡中斷

 

為堅決遏制境外疫情輸入風險高發態勢,自2020年3月29日起,民航局規定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一條,且每周運營班次不超過1班。截至第三季度末,全球疫情危機仍未解除,該政策仍然有效。

 

盡管貨機航線恢復至疫情發生前的水平,多家航空公司開通20余條“客改貨”航線。但較疫情前通達性仍存在差距(疫情前通航60個國家),客機腹艙帶貨和全貨機航空貨運能力明顯下降,貨物難以及時運送出境,影響了貿易公司、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的正常經營。

 

海運國際貨運航線停航

 

各國相繼切斷交通聯系,國際商品貿易量銳減,進而導致國際航運市場需求減少,削減運力已成為2020年國際航運市場的主旋律。截至第二季度末,深圳鹽田港、蛇口港集裝箱停航比例達15%、18%,主要包括深圳-亞洲、深圳-北歐、深圳-北美、深圳-美國東海岸貿易航線。而美國、歐盟作為深圳最大的貿易伙伴,航線停航對外貿出口產生較大沖擊。

 

鐵路運輸網絡發力不足
 

相較其他交通運輸通道完善、多交通方式互補的城市,深圳市當前外向型物流網絡韌性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體現在鐵路運輸方面。在空運、海運方式運輸受阻后,廣州、義烏充分抓住中歐班列的發展機遇,為國際貿易開辟新的通道。據廣州海關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廣州共開行進出口中歐班列79列,相比之下,深圳僅開通19列,存在明顯差距。

 
2.關鍵環節流通效率下降

 

疫情初期,為防控人員流動增加傳染,不同區域、城市采取了不同管制措施,物流從業人員復工不確定性增加。部分物流業務開工時間無法預估,整體對外物流工作效率受到影響。疫情在全球各個國家相繼爆發后,空運和海運運輸渠道受阻,在運輸時間上相較以往增加更多不確定性。如為減少人員交叉感染風險,深港兩地口岸決定從4月3日起,將深圳灣口岸(出入境旅檢大廳、出入境客車通道)通關時間,由早上6:30至晚24:00調整為上午10:00至晚20:00,至今仍維持該通關時間。各國在貨物檢驗檢疫更嚴格,除增加貨物檢測次數、設置防疫消毒站點外,國家和地區對其他國家貨物貿易采取管制措施,物流整體服務效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03 國際物流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并存

 

 

1.國際物流面臨主要挑戰

 

物流需求不穩定現象恐呈常態化

 

疫情帶來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性降低,引發全球生產型產業鏈不穩定性將長期存在,國家之間的產品、服務貿易等將不同程度變化,給貨運業務帶來嚴峻挑戰。

 

傳統國際物流的優勢區域、優勢產業領域能否盡快恢復難以預估,貨運市場恢復的周期將進一步拉長。深圳國際貨物各月進出口物流總量累計值增長率經歷近十個月的下降后才開始回升,且波動幅度明顯,因此國際物流需求總量、各國家和地區需求量持續波動應是一段時期內的常態。

 
圖片
 
圖4 深圳2020年進出口貨物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深圳市口岸辦

 

 

物流運營面臨高綜合成本的挑戰

 

疫情期間國際空運航班停班,運力不足導致運價迅猛增長,尤其是2020年4、5月份,DHL、UPS等國際快遞公司歐美寄遞運價基本是2019年同期的2倍以上,第三季度運價稍微有所下降,但仍較2019年同期高出30%。國際海運運費同樣增幅明顯,歐美航線運價持續保持走高,無疑給國際物流運輸公司增加了成倍經營成本。

 
圖片
 
圖5 DHL、UPS等公司深圳至北美航空運輸價格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根據DHL、UPS官方網站運價數據繪制
 
 
圖片
 
圖6 2020年深圳港出發至歐美主要港口單位集裝箱海運成本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根據搜航網運價數據繪制

 

 

物流行業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同國家、公司復工人員不確定,導致物流效率無法評估,企業用工成本提高。加上物流屬于重資產行業,倉庫用房租金、大型船舶租賃等成本增加,讓原來業務量波動的企業面臨巨大壓力。不同環節的時間、人工、運營成本增加,最終都將導致物流綜合成本的上漲。

 

 

2.國際物流發展主要機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成新的業務增長點

 

2020年前7個月深圳市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以下簡稱“沿線國家”)進出口3556.5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同期增長4.9%。伴隨深圳科學技術投入、資本投資等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成熟,沿線國家的貿易量將會大幅提升。加上中歐班列在疫情期間扮演了國際救援物資運輸的重要角色,其特殊戰略價值在全球遭遇極端情況下得以體現,未來將會為深圳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創造新的增長契機。

 
圖片
 
圖7 近年來深圳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貿易金額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深圳海關

 

 

疫情之下國際物流獲得發展政策紅利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家、省市各部門對面向海外市場的制造業、流通業恢復發展給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尤其在跨境電商物流方面,國家各級部門共提出10余條具體優惠政策促進業務發展。進出口流程方面,海關總署相繼啟動跨境電商企業、出口退貨業務監管試點,為B2B出口量身打造監管新通道。對外運輸方面,從航空航權、航線、時刻等資源向貨運傾斜,到鼓勵企業增加新貨機、發展全貨機航線,再到中歐班列、海運快船,跨境電商物流政策獲得全面優化,各環節的流通效率問題得到集中解決。

 

疫情為創新性物流模式創造了應用場景

 

物流行業在支撐防疫工作中,其創新的運輸方式、先進的倉儲設備、新穎的商業模式以及智慧化物流數據流也在各種生活、生產場景中獲得高效應用并及時反饋,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數字化進程。在海關、口岸等貨物進出環節,無接觸式通過和安檢作業應用場景得到大量應用,深圳各口岸運用云監測、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適用技術,初步實現包括貨車實時定位跟蹤監測、檢驗檢疫功能,服務響應效率快速提高。

 

 

04 疫情下深圳國際物流發展啟示

 

新冠疫情給深圳市國際物流業務運營能力進行了一次全方位體檢,也為深圳國際物流發展提供啟示。高度全球化的物流市場,僅靠海運網絡、以及高度依賴香港航空網絡的對外設施網絡遠遠不足,難以適應高頻化、小批量的國際物流新趨勢。依靠科技手段不斷持續提高國際物流全過程效率,是疫情下提高物流業務效益的重要手段。

 

1.拓展物流網絡仍是國際物流的發展重點

 

拓展國際貨運航線網絡,促進航空物流高端化發展

 

在國家緊密出臺航空貨運扶持政策的發展機遇期,深圳市應爭取更多航權和時刻資源,主動對接國際知名航空公司,持續拓展國際航空貨運航線網絡,積極布局“一帶一路”、中東歐、東南亞等區域貨運航線,夯實深圳航空貨運基礎。同時注重提升國際貨運競爭力,吸引大型綜合物流服務商、貨運航空公司進駐,全面促進航空物流高端化。

 

提升鐵路運輸能力,夯實“一帶一路”市場

 

提高深圳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市場的服務市場和能力,對于歐洲、中東等長途跨地區運輸,建議加快發展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業務,進一步暢通港口集疏運體系與鐵路進港資源,連接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實現海陸交匯新局面。推進平鹽鐵路鹽田站擴能改造工程,配備現代化的中轉設施,實現貨運換裝“無縫銜接”,夯實“一帶一路”深圳市場。進一步遠程北上開辟穩定的歐亞班列,積極開展對歐貿易,保持深圳國際化優勢。同時就近南下進軍東南亞市場,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推動國際國內雙循環經濟的互動。

 
 
2.擴大創新模式應用成效是國際物流提質增效的突破口

 

推進跨境電商物流業務發展

 

政府可加大扶持供應鏈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設立海外倉、開展品牌宣傳的力度,支持建設國際化的供應鏈服務平臺,通過采購、分銷、物流有效鏈接全球供應鏈,為制造業走出去提供強有力的配套??缇尺M口物流服務企業可通過加強與海外品牌方的合作,優化升級商品供應體系,保障貨品供應。

 

推進物流樞紐智慧化、無人化作業進程

 

加速推進前海物流園、機場物流園區等國際物流樞紐智慧化發展,打通物流樞紐、物流園區與海關業務的上下游業務運作,實現如風險識別、自動化作業、查驗作業等具體的流程變革,以科技全方位助力物流作業智慧化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引領業務高效發展的國際物流業務樞紐示范。

 

3.加大物流市場研判力度是提高風險應對能力的重要基石

 

政府可鼓勵企業開展市場研判,加強專業研究機構合作,開展宏觀經濟、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市場競爭格局情況預判。同時適時出臺國際物流業發展鼓勵政策,營造更加優越的營商環境,為國際物流業更好發展保駕護航。

 

 
結語
 

新冠疫情作為2020年開局之初的“黑天鵝”,同2003年的非典疫情一樣,給深圳國際物流業發展帶來了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機遇。準確把握國際物流業發展特征的變化,明確深圳物流疫情之下具備的物流基礎優勢、政策和市場機遇,進一步優化物流網絡、積極布局商業發展模式、提高物流抵御風險的能力,才能助力深圳國際物流化危為機。

 

 

撰寫:周略略

審核:安 健

審定:邵 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