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深圳TOD試點項目順利通過半年評審
2021年1月18日下午,全球環境基金資助的中國可持續城市綜合方式試點項目《城市層面以公交為導向的城市發展(TOD)戰略的制定與實施以及項目管理支持【深圳】》半年成果專家評審在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深城交”)深圳灣辦公區10樓報告廳舉行。
深圳作為經濟發展迅速的超高密度超大城市,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踐了“建軌道就是建城市”的TOD發展理念。面對新一輪國家戰略和城市定位賦予的更高要求,以及城市自身土地資源緊約束的復雜形勢,亟須探索存量發展背景下城市更高質量公平、宜居、低碳、韌性、可持續的城市開發模式。
為發揮城市在解決氣候變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全球環境基金(GEF)在全球范圍內發起“可持續城市綜合方式項目”并由世界銀行為項目執行機構。深圳入選“中國可持續城市綜合方式試點項目”城市,深城交與凱達環球(亞洲)聯合體作為項目咨詢顧問,在新形勢下共同承擔深圳城市層面TOD戰略制定與實施的技術工作。
專家評審會由深圳市全球環境基金項目管理辦公室主辦,深城交承辦。評審會邀請了深圳市政府原副秘書長趙鵬林、全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深圳市政府原副秘書長李干明、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原副總規劃師張一成、深圳市城市規劃協會會長鄒兵、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孫永海、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周曙光共7位相關領域專家參與評審。
會議由市發改委重大項目協調處處長王紹良主持,深圳市全球環境基金項目領導小組成員,包括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規自局、市交通局、市軌道辦、龍崗區政府、深圳地鐵集團等單位的代表,深城交董事長張曉春、副總經理田鋒等參加會議。會議首先由項目管理辦公室汪潔博士對世行要求進行了介紹,并由深城交城市交通研究院副院長龍俊仁對項目半年就基礎數據收集、利益相關方參與和共同愿景制定等階段成果進行匯報。匯報完畢后,與會各部門代表、參會專家分別對項目的研究工作進行了點評并對深圳新一輪TOD發展戰略從不同角度提出建議。
項目開展多項公眾咨詢工作
會議認為,從全市層面制定并實施TOD戰略,對推動新時期深圳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項目開展半年以來,項目組系統把握了深圳當前城市發展特征和要求,研究成果內容豐富、重點把握準確、基礎調研扎實、技術方法先進,一致同意通過評審。
專家觀點
趙鵬林 深圳市政府原副秘書長
趙鵬林指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TOD也要發揮先行示范作用。深圳最早提出“建軌道就是建城市”理念,核心就是將軌道建設運營與城市開發進行綁定。這一理念雖然得到了較強行政力量的推動,但也有諸多因為思想不統一、政策不系統產生的問題值得反思。未來深圳TOD發展要在低碳簡約發展、擺脫土地財政和協調各區經濟發展利益方面有更大建樹。
他提出,深圳新一輪TOD戰略編制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各方共識,可通過倡議公約等方式,讓社會各界都了解TOD對城市和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大意義。要加強多種交通方式的銜接和配合,使得政府投資真正發揮扭轉出行結構的作用,避免公交、地鐵、自行車等不同方式“此消彼長”,并在設施層面提前開展新一輪TOD的財務分析和產權、責任劃定研究,完善政府跨部門協調的體制機制。要關注軌道可持續發展問題,公共交通是政府諸多民生開支的一項,要特別考慮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可持續發展。
李曉江 全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
李曉江表示,要充分認識世界銀行項目平臺的先進性和重大意義,充分借鑒其代表的公眾參與和利益相關方協調理念,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要進一步提高愿景目標站位,堅持低碳發展,推動深圳率先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以TOD為契機推動深圳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轉型。深圳要用更大力度推動軌道交通成為城市交通出行主體,在末端建立雙輪友好、慢行友好的TOD節點。
他指出,TOD背后的問題是體制機制問題,是發展模式和價值取向問題,應引導政府逐步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更好解決土地和住房問題,鼓勵學習香港等先進高密度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餐飲衛生醫療以及其他公共品提供的經驗,不斷彌合差距,實現大灣區的真正融合。深圳是個人口結構及其年輕的城市,有著獨特的群體交通需求,其需求特征需要深入挖掘。要差別化考慮不同類型TOD策略,特別是關注國家鐵路樞紐和城市軌道樞紐的客流需求差異和不同的TOD策略要求,更精準服務城市與交通的發展。
李干明 深圳市政府原副秘書長
李干明充分肯定了項目對于國家戰略和深圳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強調了政策的協調統籌與政府部門的參與對于TOD戰略落地的重要性,認為項目成果應能指導法定規劃和標準文件的修改。在新一輪TOD戰略制定當中,對土地政策和住房政策上應同步進行深入研究,提出TOD規劃和政策與深圳市土地、住房政策的銜接策略,加強與各部門實際業務流程的相互銜接、定期交流、統籌協調,保證管理和決策的連續性。
鄒 兵 深圳市城市規劃協會會長
鄒兵提出,深圳要在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下進一步探討深圳下階段TOD的內涵,抓住深圳存量發展階段下持續滿足經濟發展、創業活力以及碳中和等要求,提出更激動人心的愿景目標。體制機制方面,TOD的規劃體系要充分銜接利用國土空間規劃的“一張圖”機制,并充分抓住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的機遇,力爭有更大突破。
張一成 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原副總規劃師
張一成認為項目成果基礎工作扎實、站位高、內容全面,依托大數據科學剖析問題,真真切切開展了公眾咨詢,給予了充分肯定。深圳已進入TOD升級階段,不僅要解決交通問題,更要結合城市規劃功能,優化軌道線網及站點規劃,探索差異化的TOD模式,實現站城一體、職住平衡,打造城市新中心。新一輪TOD應更好考慮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協同發展,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模式在TOD中的應用,讓更多人享受TOD帶來的好處。
孫永海 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
孫永海表示項目工作全面細致,涵蓋TOD宏、中、微觀各層面,從國際同行經驗到本地居民訴求均有覆蓋。新一輪深圳TOD戰略的核心不是某一個終極理想方案,而是一個可以通向這種方案的系統觀念和行動準則,要突破系統觀念和行動準則落實的障礙。世行項目為深圳提供了又一次對標世界先進理念方法的學習機會,要以本項目為契機增強政府各部門間的協調溝通,共同梳理TOD開發流程與法定規劃傳導機制流程的關系,突破核心技術難點,爭取TOD理念傳導至國土空間規劃和綜合改革試點授權中,以取得更大的落地實效。
周曙光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
周曙光指出,通過世界銀行項目對深圳既往TOD實踐進行總結,對未來城市發展有很好的指引作用。“雙區”戰略背景下,新時期深圳TOD發展要求和側重點,要和國土空間規劃和未來城市發展模式轉變掛鉤,從過去的軸帶結構向都市圈漸變,打造都市圈上的軌道都市。加強政府統籌,強化土地增值對軌道交通的到對口反哺作用,可以通過劃定TOD空間單元對軌道周邊用地開發收益進行統籌,在此基礎上選取優質市場合作伙伴推進具體開發工作,更好滿足軌道建設所需的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