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個大運量軌道交通PPP項目簽約,深城交牽頭全過程咨詢
10月30日上午,深圳市舉行了軌道12、13號線PPP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是深圳首個大運量軌道交通公開招標的PPP項目。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市軌道辦主任李福民,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以及深鐵、港鐵兩家中標聯合體代表共同出席簽約儀式。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深城交”)歷時三年為項目提供了全過程咨詢服務,高質量完成了前期實施方案、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并聯合法律、財務機構,配合業主方完成了招標文件編制和合同談判等工作。
深圳軌道交通12、13號線PPP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軌道12、13號線屬于深圳軌道交通四期建設項目,軌道12號線線路南起南山區左炮臺站,北至寶安區海上田園東站,全長約40.6公里,設站33座,總投資約431.8億元。13號線起于深圳灣口岸,止于上屋北站,線路全長約22.4公里,設站16座,總投資約258.4億元。兩條線路預計2023年建成。
深圳軌道交通12號線(左)、13號線(右)線站位布局圖
目前,深圳正在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期和五期建設,未來5年市年均投資需求巨大,迫切需要創新軌道交通投融資機制,多舉措籌集資金,滿足軌道交通建設資金需求。軌道12、13號線PPP項目引進社會投資,是深圳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模式的重要實踐和探索。
項目以引入優質運營服務商為目標,以“融資、增效、促改”為基本原則,采用AB包建設運作模式。A部分(土建及風水電等常規設備)由政府負責建設,建設完成后租賃給項目公司;與運營密切相關的軌道、通信、信號等系統設備和車輛等作為B部分,引入優質運營商,由其與政府出資代表成立的項目公司投資建設。在30年的合作期內,項目公司負責全線資產的運營、維護、追加投資和更新改造,并獲得合理回報。合作期屆滿后,全部資產移交給市政府。
為保障政府與社會資本長期順利合作,本項目通過識別融資、建設、運營的各項風險,構建了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合作機制;基于影子票價回報模式,建立財務模型測算項目公司收支及補貼,實現線路單線核算;建立運營服務考核標準,完善了軌道交通運營按績效獎懲的考核機制,激發企業活力,提升運營服務質量。
軌道12、13號線PPP項目,是深圳首個通過公開招標引入社會資本的大運量軌道交通PPP項目。深城交牽頭擔任全過程咨詢服務顧問,融合金融、法律和軌道等多專業進行多輪研究,始終以確保項目可持續運行為目標,為國內軌道PPP項目開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項目進入運營期后,深城交將繼續跟蹤項目進展情況,對項目實施進行跟蹤評估并提供后續技術服務,確保項目平穩有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