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規劃理念落地,助力前海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 ▎優秀項目交流⑥
致匠心·優秀項目交流 之6
前海合作區交通規劃設計技術服務平臺
完成時間:2018年
前海是國家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如何做好超高強度開發模式下交通系統規劃、降低交通系統建設風險、保障規劃落地至關重要。2015年,受前海管理局委托,深城交搭建交通規劃技術服務咨詢平臺,推動前海交通系統建設與前海城市功能協調發展。
前海合作區是國家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一帶一路戰略支點與城市新中心。根據前海自貿區綜合規劃,前海占地15平方公里,總體開發量約2500萬平方米。如此高的戰略定位和開發強度,給前海綜合交通系統的規劃建設帶來了巨大挑戰。
為此,前海管理局委托了深城交開展了長達3年的全流程咨詢工作,一是牢牢以綜合交通發展戰略為準繩,做好規劃的規劃,為合作區交通系統的整體架構進行優化;二是進行了嚴格的規劃管理,降低綜合交通系統風險性、增加規劃方案的協調性、彈性和兼容性;三是以規劃方案為依據進行建設項目全流程管控,保證項目合規性與可實施性,避免規劃設計兩張皮。
經過三年咨詢,前海的綜合交通系統范疇不斷延伸和豐滿,各類專項規劃研究不斷深入進行,各個建設項目合理推進,得到了多方認可。
工作重點
01、做好“規劃的規劃”
前海編制的多項交通規劃已初步形成規劃體系,如何維持前海高質量的規劃要求成為重中之重。項目組在梳理各交通子系統規劃方案編制思路、吸取既有規劃方案在實施階段遇到的經驗教訓以及交通規劃編制體系要求的規定動作基礎上,針對前海城市特點制定了專門的交通規劃體系框架和編制計劃,如: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直升機航點布局、水上客運體系研究;面向運營管理的街坊一體化組織、地下道路運營管理控制,以及應對未來科學技術的智慧道路、無人駕駛等。
規劃的規劃
02、做好規劃風險控制
前海作為高密度開發區,地下空間容錯性差,存在極大的交通規劃風險。項目組以前海綜合規劃、宏觀交通發展策略與理念以及各項交通專項規劃為指導,對工程方案的規劃符合性進行最嚴苛的審查;并通過協調不同實施主體,為前海重大交通系統設置了規劃邊界,如:通過交通承載力分析,調校前海土地開發強度和用地功能,促進職住平衡;制定軌道、道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總量、配比、結構等規劃條件與邊界;協調交叉工程建設方案,保障道路、軌道等對重大交通基建的工程條件。
前海交通規劃
03、優化調整建設方案
項目組一方面分析建設項目自身交通系統的合理性,設計方案與前海交通規劃理念的契合程度,另一方面著重判斷建設項目設計方案是否為交通系統的建設預留充足條件,是否對交通系統的運行存在潛在影響等多個層面。進而有針對性、整體性的提出解決思路與優化策略,保障前海城市功能整體協調發展,如:要求建設項目落實站城一體化發展理念,促進地下空間與軌道站廳層融合、附屬設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為前海為小尺度路網格局的實施困境提出了解決方案,增加細密路網靈活性和穩定性的規劃實施策略;從面向運營和使用便利性的角度,調整了立體慢行系統網絡布局。
項目特色
01、“從規劃到建設”全流程服務
上至規劃管理,下到現場施工檢查,項目組通過全生命周期的總體和精細化把控,保證規劃理念在城市建設工程中逐步推進、信息逐級傳遞。
02、“從交通到城市”多維度融合
道路、軌道、連廊、地下通道等系統不能脫離城市而孤立存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除了要關注交通紅線內的建設方案,還要注重交通空間與城市空間的融合,比如過渡的界面、聯通道、下沉廣場等等。
交通空間與城市空間多維度融合
03、“從交通到全科”多專業整合
除了交通規劃、交通設計專業外,還注重參與建筑、結構、消防、給排水、暖通、機電等專業的協調,跳出“就交通論交通”的思維局限。
“從交通到全科”多專業融合
未來展望
未來三年,深城交還將繼續為前海提供技術咨詢服務,保障前海規劃方案的穩步推進和交通發展的可持續性,為后續的基礎設施建設預留彈性,推動各類交通基建逐步落地形成通暢、整體的交通運營體系,助力前海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