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匠心② ▎深耕中小運量軌道交通領域,打造國內現代有軌電車線路典范
以創新致匠心· 項目展示 之 2
項目:深圳市龍華區現代有軌電車試驗線工程規劃設計咨詢
完成時間:2018年
龍華區現代有軌電車示范線于2017年10月開通后,日均客運量連創新高位居全國首位,沿線居民滿意度超過90%,運營持續保持零事故率,已成為國內現代有軌電車線路的典范。深城交自2012年示范線提出之初即主導線路研究工作,先后承擔了從頂層設計、線網規劃、線路規劃、交通設計至票價制定、管理辦法起草全過程研究工作,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
示范線作為深圳市首條現代有軌電車線路,是深圳市在中小運量軌道交通系統方面的積極嘗試,擔負著示范、試驗的重要功能。線路全長約11.8公里,設站20座,串聯軌道4號線清湖站、龍華老中心、觀瀾新中心、龍華科技核等重點片區,遠期可服務近25萬居住人口、33萬就業崗位,填補了龍華中北部片區軌道交通的空白,有效加強龍華深圳北商務核與觀瀾科技核之間的聯系,有力支撐龍華區快速發展。
示范線開通后,極大方便了沿線居民的日常出行,客運量連攀新高,最高日客流已突破4萬人次,早晚高峰小時系數接近25%,線路通勤功能日趨顯著。示范線踐行“建軌道就是建城市”理念,累計改造或新建道路12公里,大幅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同時,示范線已成為龍華區靚麗的城市名片,有力推動電車二期工程41公里建設。
(龍華現代有軌電車示范線線站位示意圖)
創新特色
1、準確定位+合理選線,有力保障線路客流效益
在總結國內外有軌電車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項目組于示范線規劃之初即提出,有軌電車在龍華區內應主要承擔接駁地鐵及覆蓋次級公交走廊的功能,進而在線網規劃基礎上合理確定示范線線路走向。運營結果表明,示范線50%以上乘客均在清湖站換乘4號線,60%以上客流均來自觀瀾河東岸片區,充分實現線路預期功能。
2、一體化規劃+精細化設計,有效提升有軌電車競爭力及服務水平
龍華示范線以打造高競爭力的公共交通工具為規劃目標,堅持“基于出行的公交優先”理念,重點加強示范線站點與主要人流發生吸引點及接駁換乘點的聯系,降低乘客步行時間及接駁換乘時間,以盡可能降低乘客總出行時間。運營結果表明,示范線至少25%的客流是由小汽車轉移而來。
同時,示范線采用一體化精細化交通設計方法,針對示范線沿線路口逐一制定合理的交通設計方案,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對比示范線開通前后交通狀況可得,五年間沿線道路交通流量平均上漲17%,而交通擁堵狀況卻明顯緩解。
(清湖站慢行系統方案)
3、安全設計+法規保障,有力保障人、車及電車安全
有軌電車作為地面運行的公共交通工具,在路口需與其他車輛或行人共享路權,為提高交通運行安全,示范線沿線采用空間與時間相結合的優化方法:空間方面,針對人車沖突明顯的路口,采用人行天橋進行空間分隔;時間方面,利用計算機模擬軟件,分析路口沖突點,合理確定信號相位及綠燈間隔。
同時,針對目前我國《道路安全法》在有軌電車方面的空白,龍華示范線在全面梳理有軌電車交通管理問題的基礎上,制訂出一套涵蓋車輛登記、運營、交通通行及事故處理等多方面的現代有軌電車運營管理辦法,為行人、有軌電車、社會車輛的安全運行提供法律保障。
4、全壽命周期測算+市場化模式,確保企業經營有活力,政府財政可持續
為保證項目可持續發展,項目組在立項之初即對示范線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及收入情況進行詳細測算,進而創新地采用BOT投融資模式,通過公開招標選擇優質社會資本負責線路投資建設并運營20年,既緩解了地方政府財政壓力,也為全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創新探索了新路徑。
同時,龍華示范線積極探索“有軌電車+物業”開發模式,結合車輛場上蓋空間進行綜合物業開發,集約化利用土地資源,反哺項目建設運營。
(龍華現代有軌電車車輛基地布局方案)
(清湖站周邊慢行系統)
(典型路口一體化交通設計案例)
未來展望
深城交近年來深耕中小運量軌道交通領域,對現代有軌電車、跨座式單軌、智軌、云巴等系統制式均開展積極研究,且積極推動項目在雄安新區、深圳、東莞、南昌等地區落地實施,致力于提供全過程咨詢服務,切實解決城市發展困境,為居民提供更高品質的出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