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享 | 新城中心區以樞紐為核心的城市設計策略研究 —— 以惠城南站片區為例
摘要:隨著交通技術的不斷提高,鐵路交通給人的中遠距離出行帶來極大便利,高鐵樞紐的便捷性為城市郊區的開發提供重要的條件。新城在結合高鐵樞紐發展的條件下,吸聚大量人流,樞紐成為地區門戶性節點,帶動周邊土地價值的提升,使新城得以迅速高效地建設起來,樞紐中心往往成為新城的活力核心。本文以新城中心區的樞紐站點——惠城南站為例,通過詳盡分析項目功能定位、用地特征及城市特色,從生態空間、區域關系、站城關系等方面,探討具有地域特色的樞紐地區城市設計策略。以期為其他新城中心區樞紐片區城市設計提供借鑒。
01 新城中心區樞紐片區特點及規劃設計重點
根據現有研究,新城中心區樞紐片區具有幾下幾點特征:
①城市空間發展趨向于高密化:樞紐為大量人口集聚之處,于是滿足人口需求的大量商業、居住、辦公等功能空間在此匯集,再加上周邊區域以交通為主導的城市經濟活動加快,導致該地區需要在有限的空間中滿足多種行為方式的存在,使得樞紐片區城市空間形態趨向于緊湊型與高密化;
②城市功能趨向于復合化:現代建筑逐漸由單一功能空間向能夠容納多種功能空間的建筑綜合體轉變,而交通樞紐就是一種集交通、購物、餐飲、娛樂、展覽、停車、市政等多種功能與一體的綜合體;
③交通系統一體化:交通樞紐承擔著交通轉換的媒介作用,要求能夠實現人流的快速集散,因此要求進出站設施、各種接駁設施、步行系統一體化組織,實現樞紐的高效運轉;
④城市地塊之間聯系緊密:從不同地點匯聚到樞紐的交通工具能夠實現大量人流、物流從一個地塊到另一個地塊的轉換,所以通過交通樞紐,各個地塊之間的聯系加強。
新城中心區樞紐片區規劃設計重點:
①完善片區公共服務,填補新城服務空白,緩解新城距離主城區較遠,服務溢出較弱、帶動不足的問題;
②依托交通樞紐的門戶效應,提供與主城區和新城其他功能組團便捷聯系的交通設施;
③完善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功能,形成職住平衡、功能完備的新城中心,為新城周邊產業發展提供服務支撐;
④培育產城融合的城市新興產業集聚點,導入與高鐵密切相關的快運及相關電子商務功能、大型節事活動和旅游服務等相關功能,快速聚集人氣,推動新城產業發展;
⑤營造良好的公共空間和景觀軸線,促進生產、生活與生態空間互相融合,增強樞紐片區活力。
02 惠城南樞紐片區基本概況
1.線路概況
惠城南站站臺規模為6臺16線,其中廣汕高鐵2臺6線,預留高鐵2臺6線,深惠城際及惠大鐵路2臺4線,廣汕高鐵為近期建設線路,其余為遠期線路。
廣汕高鐵是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設的高速鐵路區域連接線,也是廣東省“五縱二橫”高速鐵路骨干網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將進一步加強粵東粵西之間的聯系,助力惠州全面對接廣深港。
圖1 惠城南線路分布圖
2.片區概況
惠城南站片區位于惠州市金山新城核心區,惠城區以南、淡水河谷以西,范圍東至惠大高速、南至演達路、西至金山大道南、北至惠南湖,用地面積約為366.5公頃。
片區大部分用地處于未開發狀態,土地權屬較為明晰,總體開發條件良好。東部水塘遍布,片區空間肌理構成以農田和水塘為主,西部分布部分丘陵,毗鄰廟背山,東南角有淡水河支流穿過,山水資源較為豐富,生態條件優越。周邊緊鄰多條高速公路,對外交通便捷,隨著廣汕高鐵、深惠城際軌道等重大項目落成,將為片區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圖2 惠城南片區范圍與現狀土地利用分析圖
03 樞紐價值研判與發展定位
項目立足于新城中心樞紐這一核心特征,判斷新城對片區發展的要求,同時從區位關系、區域競合、資源稟賦等角度進行價值研判,進而明晰惠城南站在金山新城中承擔的使命和定位。
1.片區發展要求
金山新城位于城市中部交通發展軸上,為惠州市發展重點功能片區,定位為大灣區生態立城的門戶標桿;惠州未來城市中心、一流城市核心樣板;灣區東岸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科技創新中樞。根據新城規劃,北部為金山湖生活和體育中心,東部為惠州灣產業新城及德賽未來科技小鎮,南部為三棟數碼科技中心園及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西部為教育板塊,樞紐所在的中部地區為金山新城的綜合服務核心,布局有金山新城CBD、會展中心、惠南湖公園以及惠城南站等重大項目。
樞紐片區為金山新城的先行啟動區,需要依托惠南湖等生態資源,與新會展中心結合布局,以站促展,以展補站,成為帶動金山新城發展的引擎,打造惠州山環水聚的城市門戶,成為展示新城城市品質和形象以及惠州生態特色的窗口。
圖3 片區功能組團布局
2.樞紐價值
價值一:門戶樞紐
惠城南站是大灣區東部連接粵東北和閔贛區域的門戶樞紐,是惠州融入廣深半小時經濟圈的重要平臺樞紐。廣汕高鐵西端通過廣州樞紐銜接貴廣、南廣、廣珠,溝通珠三角核心地區,并輻射粵西、西南等地;中部在惠州地區承接京九鐵路通道,連接江西、安徽等中東部片區;東端在汕尾地區與沿海鐵路相連,通達東南及華東沿海地區。
隨著廣汕高鐵、贛深高鐵聯絡線、深惠城際的建設,實現惠州半小時通達廣、深,將加強惠州與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聯系,進一步加速廣深與惠州之間的資源要素流動。
圖4 惠城南站在粵港澳大灣區位置
價值二:中心樞紐
惠城南站是強化城市主中心、聯動東西、沿江向海戰略的中心樞紐。灣區時代,惠州進入了改革提速和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重要時期,惠州主城也將從“臨湖沿江”向“沿江向海”發展,正全力打造特色鮮明、具有競爭力的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惠城南站樞紐位于惠州地理幾何中心,其所在的金山新城在惠州主城區“沿江向海”的發展主方向上,將成為惠州主城區“沿江向海”發展、聯動東西的重要空間載體和戰略橋頭堡。
惠城南站是支撐惠州強心育極、擴容提質的中心樞紐?;莩悄险局苓吘奂艘慌屑壩幕?、教育、體育設施,有條件成為惠州商業娛樂、文體休閑、創意體驗、旅游服務、產業服務的中心。在此基礎上,惠南片區將成為惠城未來南拓的主要拓展空間,形成惠州主城區新副中心。
惠城南站是高標準、高品質引領支撐金山新城發展的中心樞紐?;莩悄险疚挥诮鹕叫鲁堑暮诵奈恢?,新城綜合服務區內,是新城建設的先導區,通過高標準、高品質的建設將成為引領支撐新城發展的中心樞紐。
圖5 惠城南站在惠州市、主城區、金山新城的位置
價值三:生態樞紐+特色樞紐
惠城南站是山水資源稟賦凸顯的生態樞紐。規劃區東側為西枝江-淡水河谷流域,西側有筆架山-十二棟山等大型生態斑塊,緊鄰廟背山,北側規劃惠南湖大型水域,片區內部有一處高程為97米的山體,整體呈現出山環水抱的景觀生態格局,站場選址背靠規劃范圍內山體,面朝惠南湖,處于51.5m標高平面上(地面標高約30m),站場背山面水,凸顯惠州山水特色。
圖6 區域景觀格局分析圖
價值四:潛力樞紐
惠城南站是展現惠州現代國際化城市品質的重要潛力樞紐?;葜莨灿谢葜荼闭荆ㄔ诮ǎ?、惠城南站(在建)、惠州南站(現狀)、仲愷高鐵站(規劃)4個高鐵站,其中惠州北站與惠城南站同為樞紐站,等級規模較為相似,具有可比性?;葜荼闭疚挥诨莩菂^西北側,周邊用地以現狀建成區、生態用地、耕地等用地為主,發展空間受限;背靠主城區雖然能夠充分利用主城區配套資源,但同時受主城區產業基礎薄弱、城市空間品質不高等因素影響,以服務主城區,發展高鐵總部經濟、彌補主城區產業發展為主要功能導向?;莩悄险疚挥诮鹕叫鲁呛诵奈恢?,規劃區依托優越的生態資源本底,豐富的土地資源,立足于兩大產業園區,同時結合惠州灣產業新城、會展中心、新城CBD等重大項目的建設,有望通過高標準、高品質的打造,塑造成為惠州展現現代國際化城市品質的窗口,引領金山新城中心的建設。
圖7 惠州市幾個高鐵站點位置示意
3.發展定位
基于片區發展要求及門戶樞紐+中心樞紐+生態樞紐+特色樞紐+潛力樞紐的價值判斷,以“樞紐門戶”、“新城引擎”、“生態立城”為惠城南樞紐片區最大使命,因此將樞紐片區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會客廳,惠州金山新城生態發展新引擎;希望通過充分發揮樞紐片區山水生態資源優勢,吸引灣區人才,創造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生機之城。
04 城市設計策略
在考慮片區自身資源稟賦的條件上,充分結合金山新城未來發展方向、各個功能組團、資源條件等要素對樞紐片區的影響,在新城中心區范圍內研究樞紐片區的主導功能、發展軸線、生態空間結構,同時梳理樞紐片區站與城關系,為下一步具體城市設計奠定主體框架。
策略一:生態先行,藍綠筑底
我們總結惠城南站站址特色——位于半山上的站點。在尊重自然地形地貌、山水格局的基礎上,結合相關規劃、城市景觀價值、地塊開發價值等綜合因素,對現狀山體進行梳理,再結合規劃的惠南湖,共同構建片區藍綠交織的生態網絡。具體分為三個步驟:
①理山水,定資源:基地范圍內及周邊山水資源優越,大致形成“三山一湖、兩水多塘”的景觀資源格局。
②梳廊道,筑雙環:在未來的空間布局中,需要加強山水資源的空間聯系。規劃通過梳理多條生態廊道,形成內外雙環的山水綠環。
③連樞紐,強內環:考慮到樞紐為南、北側式站房布局,規劃在山水綠環的基礎上,構筑樞紐內環,加強南北站前地區的空間聯系。最終在規劃區內形成“品”字三環的生態空間結構,加強樞紐片區與新城其他功能組團的聯系。
圖8 生態結構生成分析
策略二:區域協同,功能協作
從惠州中心城區層面來看,規劃區位于金山大道功能軸與宏達路功能軸的交點。功能軸串聯市中心、金山湖中心、體育中心等城市服務核心區,宏達路向東聯系淡水河谷濕地公園與惠州灣產業新城中心。
從金山新城層面來看,規劃區位于金山新城核心區東南部,周邊為綜合服務、產業、文教、生活等功能板塊,戰略資源平臺優越,將相互協同深度參與區域競合。
我們以軌行區為界,分別梳理南、北片區條件,審視規劃區與城市的空間發展關系。規劃范圍內北片區與未來金山新城中心區的關系更密切,承載著樞紐和新會展中心資源,是未來新城中心區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需要審視與周邊功能組團的發展關系,并妥善處理與生態資源的相互關系。
通過福田中心區、珠江新城、杭州奧體博覽中心等案例的分析,確定規劃區北片區是商務會展區的組成部分,也是金山新城核心的重要拼圖板塊,以樞紐結合會展,圍繞惠南湖環湖構建惠州金山新城中心承載地,形成樞紐+會展+商服+居住等功能混合組團。
南片區新城中心區聯系較不密切,周邊主要為產業園區和居住社區,對標深圳華僑城,結合山體資源,營造特色生態旅游休閑人才聚集地。結合軌行區、高快速路對規劃區的割裂,最終形成四個功能組團,分別為:樞紐會展組團——該組團為站展融合區,將形成以樞紐、會展為核心,并配套商業商務、生活服務等功能,建設功能混合的站展組團;旅游休閑組團——依托廟背山等自然山體資源,營造主題性生態旅游休閑區,形成集旅游、人文、居住、服務等于一體的功能組團。充分利用深惠城際軌道優勢,打造高品質城市休閑后花園,吸引區域高層次人才;兩個產業組團——結合已有產業基礎,落實產業發展空間訴求,形成主要產業空間聚集區。
圖9 功能框架生成分析
策略三:站城一體,以人為本
根據現有的站城一體相關研究,站城一體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①站點地區集聚發展;
②鏈接周邊城市功能區;
③景觀滲透,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和經濟效益。
而面向未來的站城一體,應該是以人為本的,兼具以下幾點:
①對行人友好的城市交通;具有公交優先的街道設計和行人自由暢行的慢行網絡(如日本南町田站、日本二子玉川站等);
②樞紐中心兼具城市服務中心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商務交流的中心、激活創新的中心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如日本澀谷站、深圳西麗高鐵站等);
③回歸自然與環境共生(如香港西九龍站、深圳西麗高鐵站、廣州西塱站等)。
未來的站城一體的核心是以人為核心,營造出人能夠愉悅生活、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空間。在惠城南具體的城市設計中,將重點圍繞公共空間、景觀軸線、連續暢行的慢行系統進行具體營造。
圖10 以人為本的站城一體要素
策略四:復合多元,活力營造
我們強調復合多元的功能布局、空間的復合和疊合以及多元的活動策劃。功能上將形成以樞紐會展、生態旅游為核心,以商業商務、生活居住為配套,完善教育醫療等服務,以智能制造產業為主導,營造功能混合、生態宜人、空間鮮明、魅力彰顯的發展片區??臻g上強調平面復合與縱向的空間疊合,提高空間使用頻率的同時,也策劃多元的城市活動,結合文化、休閑場所,組織策劃面向當地居民的多項節慶活動,激發樞紐活力、提升金山新城知名度。整個片區將成為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和魅力的樞紐。
圖11 功能布局示意及活動策劃圖
結語
樞紐片區是塑造新城中心區形象和特色的關鍵地區,在城市設計策略的提出上應注重與新城之間的聯系,使片區發展框架融入新城總體格局,充分發揮高鐵樞紐和城市建設的聯動效應,推動樞紐片區與新城建設良性互動,有機協調。由于樞紐的聚集效應,樞紐片區也往往成為新城發展的先導區和活力核心,更應塑造良好的城市空間形象,營造功能齊全、配套完備的城市綜合功能片區,為新城其他功能組團開發奠定良好的基礎。深城交構建規劃-交通-建筑-景觀多專業融合的樞紐綜合開發設計團隊,為項目提供了從規劃設計到方案落地的全過程服務,全方位提升樞紐片區的空間品質和城市形象。
城市規劃建筑二院
撰寫:汪 悅
審核:李大杰
審定:范 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