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中心水上客運交通發展策略研究 —— 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為例
摘要
相較于傳統交通方式,水上客運交通具備更強的休閑性、消費性,功能復合性高。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郵輪、游艇大眾化是國民經濟發展至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并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本文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為例,分析了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自貿區發展特色水上客運交通的必要性,總結出打造承擔遠洋客運、商務、休閑功能,兼顧高峰通勤功能的復合水上客運系統的發展策略,并探討了城市核心區客運碼頭布局選址的原則,為此后類似項目提供理論依據與借鑒。
引 言
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是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一部分,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西部,總面積28.2平方公里,分為前海區塊和蛇口區塊兩個部分,含前海金融商務區、深圳西部港區及蛇口商務區等三個產業功能區。
前海蛇口自貿區的水上地理區位條件優越,40公里半徑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前海在2010年完成了第一輪城市設計概念競賽,“水城”的概念脫穎而出。自此之后,前海的城市開發圍繞著水不斷推進,水上交通的建設也逐步提上日程。所以前海委托我們開展這個項目,重點回答兩個問題:一是“水城”的內涵,要如何通過水上客運交通彰顯?它解決什么功能?二是如何綜合考慮岸線、水文、交通和周邊產業,進行碼頭選址,使之在服務居民的同時,成為展示前海水城形象的一張名片。
01 自貿區發展水上交通的必要性
除了達成“海上看深圳,水上看前海”的愿景,依托水上客運系統保障前海水城理念落地外,現狀陸路通道受限與客觀存在的水上客運需求也使得自貿區發展水上交通成為必要。
從陸路交通系統看,跨江道路交通有限且擁堵,作為珠江口東西兩岸交通要道的虎門大橋,通車以來,車流量不斷創新高,早已遠超設計通行能力的8萬輛車次,現狀客流量已超設計通行能力15%,全天擁堵達15小時。而剛剛通車的南沙大橋(虎門二橋項目),日均車流量達9.05萬輛次,其中高峰期可達到10 .16萬車次,而其設計日均標準車流量為10萬車次,預計通車不久后便達到設計車流量。
現狀跨江通道擁堵情況
除此之外,外環高速西延跨珠江口項目及深珠公鐵復合通道項目均無日程,港珠澳大橋現狀未連接深圳,無法進行服務。而新增的跨江通道實施進度慢,近中期無法發揮作用。且現狀無跨江城際軌道聯系兩岸,規劃深珠、中虎龍、中深惠城際三條跨江軌道均暫無實施計劃。
從水上客運需求看,根據廣東省區域模型預測,2035年深圳至香港出行需求達200萬人次/日,及珠江西岸出行需求達到86萬人次/日,總計286萬人次/日。參考深圳、紐約和舊金山灣區水運的分擔率,發現全方式出行中,水上交通占比較低。舊金山不超過1%,紐約不超過3%。并且未來灣區以區域軌道交通為依托組織內部商務、通勤等活動,水上客運系統將會長期保持平穩、量少的發展態勢。結合未來跨江道路和軌道規劃情況,預測深圳至香港及珠江西岸水上客運的分擔率為1-2%,客流量約為3.4萬人次/日。
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深圳市對外出行水運客運量及分擔率
02 自貿區水上客運的功能定位
節假日深圳市東部地區道路擁擠,水上交通理應很受歡迎,但是事實上綜合航線的上座率僅5%,2012年曾開通一條試航線,但是2014年就已停運。經走訪調研與分析,得出幾個關鍵詞:企業虧損、時間長、接駁不便利、碼頭太遠、沒有坐船的需求、坐了船怎么返回等等,歸根結底是在規劃階段沒有很好地考慮實際運營?;诖?,我們認為水上客運的功能定位一定是運營導向的、高度面向市場的,與其說我們在做規劃定位,不如說是在做產品定位。
傳統水運具備兩大功能:運輸和休閑;共4種產品:郵輪服務遠洋旅游,客船服務灣區商務長途出行兼顧通勤,游船服務休閑觀光兼顧短距離擺渡,游艇服務粵港澳灣區自由行及航海運動,延伸游艇產業鏈。是否發展這類產品,必須抓住這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而定。
船型服務范圍及功能層次示意圖
郵輪產品覆蓋廣泛,目前深圳蛇口已有太子灣郵輪母港,規??蓾M足需求,且與《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一致,前海無需新增郵輪母港。
長途客運產品的優勢在于距離更近,沒有擁堵。因此若在前海發展水上長途客運一定要牢牢抓住“時間優勢”這一競爭力。但是這個時間應當是從哪里到哪里的時間?如果單純看水上的時間,它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原因在于各類跨江通道建設周期長,現狀虎門、南沙大橋擁堵。但為什么蛇口碼頭的客運沒有飽和?通過調研發現,紐約水上交通曾遭受軌道的沖擊而取消所有航線,后來又逐步恢復,就是因為紐約水運提供了“核心區-核心區”的直線型服務。香港碼頭在核心區、珠海碼頭距離核心區只有4公里,前海本身就是城市新中心,所以應比對“核心到核心”的軌道、道路和水上交通時間。我們發現尤其是在跨江通道未完成的情況下,長途客運的優勢非常明顯,也正是培育客流的好時機。
灣區水上交通發展歷程
游艇服務產品是一類消費升級后的高附加值新興旅游休閑產業。它是典型的供給側產品,一是強調和產業的融合,許多游艇廠家都呼吁應配套游艇展示、游艇拍賣等功能,否則內地城市的消費者想購買一個游艇需要跑去東南亞;二是強調規模效應,幾個泊位難成氣候,要聚集成規模;三是強調配套,需要干倉、商業,背后要有酒店和最美的風景。這些條件前海合作區全部具備。
游船產品不僅可以作為通勤擺渡,也可以用作休閑娛樂,提供各類高端定制服務。我們用與游艇產品同樣的方法進行評估,發現它也是有競爭力的。前海有深圳市最美的天際線之一,要想看天際線,船上是最佳的觀賞點,就像參觀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一樣。
自由女神像及城市天際線
總體而言,自貿區水上客運應走一條復合功能之路,兼顧灣區客運、航海運動、觀光休閑等多重功能??痛矫嫱ㄟ^快速到達,與陸路客運形成競爭,碼頭需滿足200-300座高速客船通行與停放需求;游艇注重配套齊全,延伸游艇產業鏈,碼頭需滿足多尺寸游艇停放,并配置展示交易功能;游船提供多樣服務,大小船型打造定制體驗,需設置一主多輔碼頭,滿足游船靈活停放訴求。
03 自貿區碼頭選址
在明確水上客運功能之后,針對碼頭選址與城市的聯系,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深圳市東部碼頭遠離核心地區,又缺乏停車、公交等接駁設施,先天條件不良。反觀澳大利亞的環形碼頭,位處悉尼CBD,地理條件卓越,是天然良港,臨近悉尼歌劇院。既是以渡輪為主,同時服務國際郵輪、遠洋客船、游船和噴射艇的綜合型客運碼頭,也是軌道交通、常規公交和的士的主要集散中心,更是兼具餐飲購物、休閑娛樂的著名地標。
悉尼環形碼頭區位與功能示意
3.1 客運碼頭
在自貿區布局碼頭,需綜合比選自然條件、城市規劃、交通接駁、工程干擾和可實施性等5大方面。剔除不可選區域后,我們分別對桂灣、前灣和媽灣三處岸線進行了深入比選。
前海碼頭選址示意
自然條件方面,前海灣內風浪小,清淤后三處水深均滿足吃水要求。
城市規劃方面,前海新中心規劃提出了寧靜內灣的要求,希望減少噪音的影響。媽灣位于灣口,其片區功能定位為海洋與文化創意區,主要發展現代航運物流產業,后方陸域配套有海洋博物館等,最適合碼頭選址。
交通接駁方面,3個比選方案在800米范圍內均有軌道站點覆蓋,媽灣岸線因為沒有填海,綠化隔離窄,更易享受城市配套服務。
與在建工程的干擾方面主要是考慮周邊重大基建,其中海濱大道和沿江高速下地工程采取圍堰明挖工法,只有選址媽灣才可免除影響。
綜合以上條件,最終客運碼頭推薦媽灣選址方案。
3.2 游船碼頭
大型游船與高速客船共用泊位,并在濱海岸線預留接駁點條件。同時分階段按需投放小型游船,在前海水廊道內預留簡易??奎c。
小型游船簡易??奎c的布局建議遵循以下原則:
一、宜布設在行船區域較寬的位置
考慮到水廊道寬度本身限制,船體在行船時應有足夠的空間,??奎c宜布設于較寬處,保證通行順暢。
二、不影響航道安全
??奎c周邊地勢開闊,指引清晰,不應存在影響航道安全因素。
三、宜分散布置
同大小型碼頭一致,水廊道游船??奎c也應視情況多點分散布置實現多點服務。
四、宜與周邊景觀協調
??奎c不應成為城市景觀的負面影響,積極與周邊景觀協調,應達成風格一致、互融互通的特色記憶點。
3.3 游艇碼頭
單個游艇泊位面積約60-250m²,占地較大,游艇碼頭除泊位外,還須配備干倉、龍門吊等設施。500個干倉占地6000m²,需5層約30m高,媽灣岸線資源有限且不宜布設,影響城市景觀,因此建議干倉布置在大鏟島。
同時,公共游艇和私人游艇存在運營模式、設施配套等區別。公共游艇碼頭服務中產及以上人群,以船艇租賃休閑為主要經營項目,配套設施除必要設施外,還含有較多公共服務產業如酒店、會所等等;私人游艇碼頭服務高端商務人士,一般僅提供??烤S護功能,含有更多私人定制服務,拓展更多餐飲、商務活動等。
考慮前海岸線資源有限,同時為打造國際化城市范例,建議在灣內通過合建方式建設公共游艇碼頭與客運碼頭。
04 結 語
通過這個項目我們深有體會的是,做水運規劃要面向運營、面向城市、面向工程,否則就是規劃容易落地難,它非常需要市場驅動,如果政府的頂層設計走歪了,市場就沒有響應。
我們的經驗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一是要揚長避短,抓住核心競爭力,凸顯水運距離短、零擁堵、休閑娛樂的優勢,避開純運輸功能的競爭,通過有特色的復合功能實現與其他交通方式的共贏;
二是從城市融合著手,碼頭的選址要與城市功能和產業匹配,還要綜合考慮噪音、水文、交通、岸線、景觀、建筑、甚至是直升機、邊防、口岸等多方面的協調統一;
三是從用戶體驗出發,通過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趣味的航線、高端的服務以及優美的環境打造有吸引力的水上客運系統,才能拓寬水運的產業空間。
撰寫:楊 欣
審核:胥 晴、劉樟偉
審定:郭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