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激情亚洲视频欧美-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推荐

“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城中村交通綜合整治 | 以光明區2019年城中村交通治理規劃實施方案為例

一、項目概況

 

2019年4月,受光明交通管理局委托,開展《光明區2019年城中村交通治理規劃實施方案》項目,具體內容是對光明區光明、新湖街道辦的16個城中村,結合相關城市發展規劃,開展現狀調查,分析現狀城中村的出行特點和需求,提出城中村交通治理的針對性措施,治理規劃方案及實施計劃。

 

 

2019年城中村交通綜合整治分布圖

 

二、交通需求特征調查分析

 

1.調查方式及目的

 

項目組駐村廣泛征求村民意見,深入了解村民訴求,針對光明、新湖辦事處16個治理村,共發放了1230人次的調查問卷。擬通過調查獲取城中村居民出行特征、訴求及存在的交通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滿足居民需求、切實改善城中村交通環境的交通治理規劃方案。

 

 

公眾積極參與配合調研

 

2.居民構成及出行特征

 

通過對問卷結果統計發現,城中村的居民構成以外來務工人員、本地村民和個體商業戶為主;出乎意外的是小汽車擁有量(以人口計)達到近60%,小汽車出行比例達42%,電動自行車及自行車的出行比例最大達48%。詳見下圖:

 

 

3.停車需求

 

根據各城中村的實際管理人口、樓房棟數等基本概況數據,參考問卷調查獲得的出行、停車問題及特征,預測得到各城中村的停車設施需求量多數村的規模不大,停車需求小于100,2個村需求在150-200之間,1個村需求大于500 。

 

4.現狀問題

 

通過現場踏勘的方式獲得各城中村現狀道路、公交、慢行和停車設施的情況,分析并總結得到城中村的問題存在共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城中村道路現狀

 

三、治理策略及改善措施

 

1.交通設施承載力評估

 

交通設施承載力評估的技術路線如下:

 
 
交通設施承載力評估技術路線

 

通過交通設施承載力評估明確改進方向。停車設施方面,集體或村民自建的住房通常不配置停車位,城中村內也未布局或預留停車場用地,隨著后續發展,車輛保有量大幅增加,產生停車需求超過現狀可挖掘的潛在供給量,需要控制增加供給,必要時加以需求管理。

 

2.治理總體策略

 

通過對光明城中村現狀交通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城中村居民出行主要特征及需求,結合用地條件等現實情況,提出以下四點交通治理策略,以期通過交通引領城、村融合發展,實現營造“宜行宜停、宜居宜業、宜身宜心”的幸福宜居社區的目標。

 

策略一:優化道路設施空間布局,挖掘街道潛力空間;

策略二:打造結構清晰、功能合理的道路交通系統;

策略三:構建便捷、連續的慢行系統,連接公交站臺及主要人流吸引點;

策略四:精細化設計交通設施,與周邊環境設施相融合,并融入當地文化元素。

 

3.停車需求改善措施

 

針對城中村普遍、突出的停車設施承載力不足問題,相關改善措施有:

 

1)適當加大車位供給

挖掘可利用空地或路內空間,適當、合理增設獨立停車場(庫)或路內車位。

 

2)出入口實施封閉管理

考慮可實施條件,對出入口設置崗亭和閘機,限制非本村車輛進入,減少停車需求,緩解供需矛盾。

 

3)實行停車收費,探索差異化收費

通過停車收費,間接控制停車需求。

 

4)加強停車管理,嚴格執法

未施劃泊位的道路嚴禁停車,采用鎖車或違停收費等方式嚴加管理。

 

4.其他人性化改善措施

 

1)改善公交出行便利性

增設或優化公交線路,調整公交??空疚恢靡钥s短步行距離,提高發車頻率以縮短候車時間等,引導居民采用公交出行,減少私家車使用和停放需求。

 

2)提升慢行便利性和舒適性

增設或拓寬人行道,并保障連續性,改善人行道鋪裝,完善非機動車停放和充電設施等。

 

四、改造后評估與小結

 

1.改造后評估

 

經調查分析,居民對交通整治的效果充分肯定,停車、路面鋪裝及標志標線相關改造帶來的滿意比例較高,其次是慢性空間增加及步行體驗提高。

 

 

2.小結

 

“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目標。城中村的綜合治理,對提升相關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改善城市面貌具有重要意義?;诰用裆钤V求,更加注重完善、優化慢行空間和公共配套設施,是打造幸福宜居社區的重要一環。

 

     

 

撰寫:徐鵬輝
校驗:白蓮森、王小剛
審核:劉光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