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軌道交通世界前沿,推進自主創新科技進步
11月15日上午,“粵港澳大灣區現代軌道協同創新中心2019年度大會”在深圳舉行。大會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深城交”)承辦,深圳大學城市智慧交通與安全運維研究院協辦。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松明、深圳市軌道辦副主任楊青、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杜彥良院士出席了大會并致辭。中國工程院盧春房院士、王復明院士、王華明院士、陳湘生院士、謝和平院士及東北大學副校長馮夏庭等專家學者現場進行學術研討及交流,共同探討軌道交通領域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
(與會嘉賓合影)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松明致辭)
(深圳市軌道辦副主任楊青致辭)
(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杜彥良院士致辭)
粵港澳大灣區是全球規模尺度最大、人口密度最高、創新要素最集聚的灣區,擁有世界級的港口群、機場群以及高速公路網絡,但目前軌道交通發展有待進一步提高,為加快大灣區發展,迫切需要打造與東京灣區網絡規模相當、技術相媲美的先進軌道交通系統。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按照《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要求,重點聚焦交通強國建設的關鍵性、控制性工程,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等重大工程的核心支撐和創新引領作用,提出加快建設“三個1000公里”,即1000公里地鐵、1000公里城際鐵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打造軌道都市是深圳交通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也是實現高質量增長,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交通強國城市范例的必然要求。
為此,包括深城交在內的國內外16家在軌道交通領域有優勢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核心企業,依托院士專家團隊,共同成立了現代軌道協同創新中心,瞄準軌道交通的世界前沿,建設世界級現代軌道交通體系,推進自主創新與科技進步,承擔國家重大工程并服務國家戰略,引領社會發展的目標,提出了“立足深圳、服務行業、輻射灣區、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發展愿景。
(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曉春作年度報告)
為了推進協同創新中心的快速發展,貫徹黨中央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以及區塊鏈經濟發展戰略,協同創新中心召開了此次大會。大會上,深城交主任、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曉春作了協同創新中心年度工作匯報及下一年度工作計劃報告。各成員單位圍繞網聯化軌道交通規劃設計與建設、新型軌道交通系統與綠色建造研發體系、網絡化感知環境、綠色化安全保障、現代軌道交通防災減災與應急保障體系、交通社會服務與管理等六個研究方向進行了工作匯報。院士和專家們與各成員單位代表一起,圍繞軌道創新中心未來的協同工作機制、合作研究方向、運行管理制度等議題展開研討。
(全體大會現場)
協同創新中心成立以來,結合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發展需求,組織了多次學術交流會議,充分發揮了作為知名協同創新基地的功能;為全面了解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協同發展面臨的問題和訴求,加快推動中心科研成果應用轉化,開展了多次針對軌道交通主管部門、運營和生產企業的調查調研,獲得相關部門和企業的支持,共同助力灣區建設;根據擬定的研究方向,建立了多個實驗室和科研教學基地,各理事會成員單位分別成立了研究團隊,開展了國際前沿關鍵技術研究。
未來,協同創新中心將始終瞄準軌道交通世界前沿,結合大灣區軌道發展需求,發揮智力支撐作用和協同創新作用,不斷推動自主創新,帶動科技進步,提升大灣區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水平,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同時加快推進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