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提升廣東高速公路服務區,從布局到運營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優秀項目交流⑧
致匠心·優秀項目交流 之 8
項目: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化提升研究
完成時間:2017年12月
為優化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滿足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需求,深城交受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委托,于2017年3月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優化提升研究》,2017年12月8日在廣州召開項目專家評審會,對項目成果進行評審。目前,規劃中的服務區建設和改造等工程逐漸落地實施。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出行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凸顯服務區的服務屬性和窗口作用,在進一步提高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同時,不斷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服務水平已勢在必行。
為加快推進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實施、完善高速公路網服務功能;改進提升高速公路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出行需求;拓展高速公路服務功能,打造高速公路沿線配套產業帶,需要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優化提升研究,一方面對重新審視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對新建服務區提出建設標準、對已建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化改造提出指導方案;另一方面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功能拓展、經營模式等提出優化建議,滿足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需求。
創新特色
1、大數據提高規劃決策的科學性
量化支撐規劃布局,利用收費站、交通量觀測、GPS定位、服務區檢測等數據,分析高速公路網流量流向特征,計算服務區駛入量,作為服務區規模確定的依據,提高規劃決策的科學性。
宏觀仿真模型驗證評估規劃布局,基于Transmodeler宏觀仿真軟件自行開發了服務區的仿真算法和模塊,模擬高速公路服務區運行狀況,驗證和評價服務區規劃布局,動態優化規劃布局。
微觀仿真模型指導優化服務區內部設計和流線組織,采用微觀仿真軟件模擬典型服務區車流、人流運行情況,評估衛生間、餐廳等功能設施服務能力和排隊情況,指導服務區內部設計和流線組織。
(服務區微觀仿真模型)
2、從布局到運營的整體解決方案
不僅涉及基礎設施規劃布局,還提出服務區的建設標準,并涵蓋運營管理的優化建議和服務區拓展功能開發,為高速公路服務區發展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3、從實地調研到問卷調查手段多樣
為摸清用戶需求,實地調研全省三分之一服務區,問卷抽樣調查,獲得車主、乘客等對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需求和選擇意愿;充分分析國內外發達國家和地區服務區規劃建設及運營管理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國內外服務區)
項目成果
1、完善布局規劃
在廣東省現有服務區基礎上,滿足未來交通需求,合理規模間距標準,結合旅游資源、城鎮分布、產業和民族人文特征,確定服務區等級分類,配置相應功能。使服務區(停車區)布設密度顯著增加;服務區分類更加合理,主要通道、大中城市周邊、省界路段、旅游目的地、產業聚集地附近均設置了I類服務區;且與周邊區域融合更加緊密,特色更加凸顯。
2、加強建設改造
對現有服務區的規模布局、設施功能、服務水平進行評價,結合服務區功能定位,按照滿足需求、便于實施、經濟適用、以人為本的原則,采取原地改造、原址擴建、遷建的順序進行改造。實現規模能力與需求相匹配,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滿足人民群眾對服務品質的要求。
(梁金山服務區改造后平面布設圖)
(梁金山服務區改造景觀設計圖)
3、優化運營管理
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管理開始向經營規?;凸芾韺I化方向發展。從單點經營轉變為連鎖規?;洜I,專業化的運營團隊將取代服務區自營模式。建議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采取公司統一經營與租賃經營相結合的經營管理模式。
4、拓展服務功能
針對服務區所處的區位需求、政策優勢和交通條件,分析休閑、娛樂、住宿、貨物集散等功能開發的可行性和適用性,提出服務區+旅游模式、服務區+物流模式、服務區+商業綜合體模式、服務區+地方特色產業模式。
(服務區拓展服務功能示意圖)
未來展望
本次規劃是指導新時期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布局規劃與建設指導,是“提質增效”,服務區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標準;是拓展高速公路服務區功能,打造高速公路服務沿線產業帶的指導。深城交將持續關注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建設發展,助力廣東率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服務區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
項目主管:王宇鵬
項目總師:趙凜
項目負責人:葉亮
主要參加人員:劉若鴻、楊晨威、李曉亭、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