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際汽車智能共享出行大會成功召開
為促進中國智能共享出行行業發展,打造國際性交流合作平臺,順應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融合趨勢,緊抓汽車產業變革與升級重大機遇,以城市數字化轉型為契機,搶占未來智能共享出行產業戰略制高點,11月20-21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智能交通協會攜手舉辦的2018國際汽車智能共享出行大會(SMC 2018)圓滿召開。本次大會邀請來自國內外近100多名政府及國際組織官員、院士和專家學者、企業領袖進行演講分享,吸引智能共享出行全產業鏈600多名行業同仁齊聚花都,共話未來藍圖,共享發展經驗,共商發展大計,共塑行業未來。
聚焦頂層設計和政策創新,謀劃智能共享出行政策環境
在大會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提出,中國目前的交通出行問題尤其嚴重,對共享出行的需求尤其迫切。在目前出行的供給需求下,智能共享出行的消費總量和從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并逐漸形成中國新的經濟點。新型行業的發展需要政策指引才不會偏離方向,行業融合與全產業鏈打通也需管理政策的協調統一。會上,中國科學院中國創新戰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明、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戰略規劃室副主任尹志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監管研究部副主任李強治、澳大利亞駐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桑駿先生、美國海灣運輸署規劃、環境和項目開發部創新和功能部副主任Brian Brooke、深圳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高聲敢等多位行業大咖從頂層規劃、政策落地、監管挑戰等方面,提出未來智能共享出行行業發展的政策需求和優化建議。
發布《花都2025,智能共享出行城市發展規劃綱要》打造汽車智能共享示范區
會上,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政府正式發布《花都2025,智能共享出行城市發展規劃綱要》,發展智能共享出行,發展提早謀劃,積極探索,為智能共享出行行業發展保駕護航,推動花都汽車產業和智慧城市的雙轉型。廣州花都區常務副區長羅干政表示,在新的一輪科技革命影響下,智能共享出行必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和交通運輸服務產業生態的關鍵戰略節點。
作為本次大會所在地——廣州花都,目前也已成為廣州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5年的時間里,汽車工業年產值從2003年114億增加到2017年的1600多億,增長14倍,年整車從6.5萬輛到2017年的128.66萬輛,增長了20倍。當前,花都的汽車產業基地也以打造“兩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為目標,正在不斷優化載體平臺,打造國際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與此同時,為響應國家智能網聯戰略層面部署,花都正加快打造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抓住“智能”和“共享”兩個汽車產業新方向,加速發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智慧城市下的智能共享出行生態。
“廣視角+縱深化”全面布局,打造共贏智能共享出行生態系統
當前,智能共享出行已經從汽車、交通外延至整個城市、甚至整個社會生態系統。共享汽車的發展對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將引發未來生活的重大改變,系統性的變革影響未來城市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重塑城市面貌、推動城市交通向安全、綠色、高效方向轉變、推動城市治理向智慧、精細、開放方向轉變等等,開放包容共享將成為重要的主題。會上,除了深度研討電動汽車、智能網聯和出行模式等主題以外,推動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融合發展是本次大會的重要亮點。大會邀請日本、深圳、雄安等典型地區和城市專家分享各自發展經驗和未來規劃。日本經濟產業省制造局汽車課副課長真柳秀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云鵬副院長、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工程所副所長杜恒、宇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創始人何東全、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戰略規劃室副主任尹志芳、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春等學者專家,發表“日本的社會5.0構想及新一代的出行”、“新型預約交通系統”、“科技為人——雄安新區智能交通頂層設計的思考”、“智能共享出行與智能共享道路及城市的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與智慧出行規劃思考”等主題演講,指出智能共享出行將給社會經濟帶來深遠影響,最后提出促進智能共享出行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發展的對策建議。
四大分論壇剖析行業焦點,共享出行產業思想盛宴
本次大會設有四大分會場,分別探討政策創新與最佳實踐、汽車制造商轉型的挑戰和路徑、商業模式與新型產業生態和人工智能、大數據和自動駕駛技術創新等議題。各分會場旨在聚焦汽車智能共享出行產業痛點及熱點問題,分享國內外發展成果,共同探討問題解決途徑及如何驅動行業創新發展。大會還特別設置了高層對話環節,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創新戰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明、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能源司司長Tareq Emtairah、美國加州大學中美新能源汽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云石、能源基金會(中國)交通項目主任龔慧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公維潔、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旭明、清華大學交通地空所副所長李萌、以及縱目科技副總裁陳超卓分別擔任主持人,并邀請了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美國海灣運輸署規劃、環境和項目開發部創新和功能部副主任Brian Brooke、蔚來資本管理合伙人余寧、易開出行公司董事長嚴道遠、新加坡國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纮等國內外政府、機構和企業領袖深入對話,共同探討智能出行應用及科技前沿趨勢,展望出行產業發展,謀劃智能交通出行社會未來愿景。大會以開放和多元的姿態,為與會嘉賓打造了汽車智能共享出行行業的思想盛宴及交流合作的廣袤平臺。
出行領軍企業代表齊聚花都,樹立出行產業風向標
本次大會云集了眾多智能共享出行產業領軍企業,包括寶馬、豐田、雷諾日產、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博世、滴滴出行、GoFun出行、環球車享、長安出行、易開出行、TOGO途歌等。作為出行行業的實踐者,他們圍繞當下共享出行商業模式創新、網約車和分時租賃發展路徑、汽車產品戰略轉型、自動駕駛技術、AI人工智能技術與未來出行相結合等問題發表了各自的見解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最后,在針對企業如何迎接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產業變革的問題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在接受專訪時給出三點建議,
一企業首要保持戰略定位,發揮優勢做好自己;
二要開放包容,擁抱互聯網,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傳統汽車賦能,要有注重用戶體驗的互聯網思維,從用戶角度設計汽車;
三是要共建產業生態,從產業鏈競爭到產業生態競爭,提升產業能力,實現跨產業協同。
聚焦于智能共享出行、各方攜手共同打造的國際汽車智能共享出行大會必將成為促進政府、企業和行業機構組織之間交流溝通的重要平臺。
來源:新浪汽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