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新城市科學丨《多源數據支持下街道分析與品質評估》線上技術講座順利舉辦
3月11日上午,深城交邀請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葉宇副教授,開展題為《邁向新城市科學——多源數據支持下街道分析與品質評估》的線上系列技術講座,分享多源城市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在城市級街道空間特征識別和品質評估方面的研究與先進經驗。
圖1 葉宇副教授
可持續移動性規劃理念下,國際社會關注重點逐步轉向人居環境、氣候、健康與公共衛生。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環境、營造人民滿意的公共活動和街道空間成為全球城市發展共識。高品質活力空間的打造,迫切需要規劃師充分發揮多專業融合優勢,基于更多源的數據、利用更科學的分析方法,對場所品質和氛圍的營造有更深入細致的了解。
為有效解決傳統街道研究周期長、成本高、不精準等問題,講座從新城市科學(new urban science)內涵出發,詳細介紹了基于街景地圖、LBS等海量多源數據的城市級街道空間特征識別與品質測度研究。通過城市計算、深度學習、人機交互、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的融合,針對不同類型的城市形成差異化、精細化的空間基因庫,為因地制宜的街道檢測、品質提升工作提供決策支撐。
圖2 《邁向新城市科學——多源數據支持下街道分析與品質評估》系列講座交流
圖3 街道空間品質測度技術手段對比
疫情阻隔了空間距離,但阻隔不了交流和學習的熱情。出于疫情防控的考慮,本次講座全程采用線上交流方式,中心黃良會顧問總師以及政策、規劃、設計、智能、軌道等相關研究團隊近200名員工參與了在線學習與交流,并就街道品質評估理論方法、圖像識別與機器學習等關鍵技術、前沿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