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先鋒論壇丨深城交上海分享新一代城市級交通操作系統探索及實踐
日前,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上海市交通工程學會和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城交”)聯合主辦的交通先鋒論壇暨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科技論壇交通分論壇“數字孿生賦能城市交通高質量治理”在上??茖W會堂盛大召開。此次論壇主題為“新技術·新模式·新治理”,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討交通數字孿生關鍵技術、賦能城市交通高質量治理的應用實踐和發展模式。
此次論壇邀請了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副部長葛朝暉,上海市交通工程學會顧問、原秘書長朱惠君,同濟大學原副校長、教授楊東援,無錫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研究中心主任黃潔,深城交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孫超,上海電科智能公司智能交通事業部總工程師楊學晨,上海市交通委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原總工程師、一級巡視員李俊豪,同濟大學教授、博導、城市交通研究院副院長吳嬌蓉,上海市交通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同濟大學教授石小法等多名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進行演講和交流。深城交副總經理田鋒主持了此次論壇,深城交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孫超做了《基于數字孿生的新一代城市級交通操作系統探索及應用實踐》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同濟大學原副校長、教授 楊東援
韌性城市交通系統決策分析
楊東援教授指出,系統韌性是數字孿生賦能城市交通的重要任務領域,并從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和組織四個維度,定義交通系統需要應對的沖擊,以及系統韌性要求和達成路徑。生態環境維度包括能源、碳排放、抗損性,經濟維度包括韌性運輸、社會資產管理,社會維度包括空間正義,組織維度包括應急響應、信用體系。
在此基礎上提出提升治理能力的信息空間構建思路:一是拓展數字視野,如紅外效應遙感的交通用地熱環境監測、加強對交通設施病害的監測、透過大數據把脈空間活動、借助區塊鏈的使用、作業、協同過程記錄;二是增強過程管控的能力建設,包括分階段明確目標-韌性物流運輸的系統整合水平,跨行業、部門、區域的協同-提升跨界治理能力,層級化的智慧賦能體系-系統多層級調控。
無錫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研究中心主任 黃潔
無錫市綜合交通模型構建與應用
黃潔主任從城市交通進入建管并重階段、推動決策手段轉型升級等方面,分析了建設“多層次、一體化”市級數據模型系統的必要性,據此提出構建綜合交通數據模型體系的總體要求和思路,一是系統整合各類數據資源,全面構建全市綜合交通數據庫;二是構建無錫市交通模型系統,為城市交通分析評估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三是構建無錫市綜合交通數字化底座,實現數據模型的綜合管理與開放共享。
綜合交通模型能夠有力支撐多項決策分析,形成規劃建設決策全過程支撐體系。黃潔主任結合具體案例,介紹了無錫市綜合交通模型在支撐全面的城市交通研判分析、多場景的交通發展戰略研判、重大交通基建多維度一體化評估、片區/地塊交通承載力評估取得的成效,并提出要結合各項城市交通規劃建設決策需要,不斷完善模型體系、提高模型精度、拓展評估維度。
深城交智能研究院副院長 孫超
基于數字孿生的新一代城市級交通操作系統探索及應用實踐
孫超副院長從數字孿生行業發展、城市交通業務邏輯演變、全域城市級交通調控等方面,分析了交通行業發展趨勢,提出準確把握城市級大規模交通出行規律及運行態勢實現全域城市級調控,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重要手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帶動了數字孿生等技術集群式創新突破,使得面向大城市復雜交通系統管控的感知-傳輸-計算-研判能力階躍式快速迭代,為城市級交通操作系統各項能力構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此背景下,深城交立足城市交通綜合調控核心需求,構建“四網融合、數實映射、自主進化、人機協作”的城市級交通操作系統,將實現數據-模型-引擎-服務全鏈條閉環。一是以數映實,打造數實映射孿生底座;二是以數預實,構建宏微觀一體交通行業大模型TransModel;三是以數控實,沉淀交通全場景業務引擎TransEngine;四是打造城市交通開放生態Trans Eco System,解決行業數據共享難題,攜手行業生態共建行業大模型。最后分享了城市級交通操作系統在城市交通治理方面的應用實踐。
上海電科智能公司智能交通事業部總工程師 楊學晨
面向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運行與管理的數字孿生底座
楊學晨總工程師介紹了上海電科智能與上海智能交通的發展歷程,圍繞全周期設施安全與運行,重點展示了面向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運行與管理的數字孿生底座成果,包括多方協同式下的海量數據一致性服務、實時連接與動態交互、沉浸式的體驗與直觀式的表達、所見即可算、底座-業務超融合適配等方面。
在此基礎上,分析綜合智治、助力秩序管理,科學決策、精準查控,交通出行、一路智引,在環監測、智慧管養四種典型應用場景,并對AIGC與三維渲染可視化等專業建模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專家點評
上海市交通委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原總工程師、一級巡視員 李俊豪
李俊豪副主任表示,字化發展迅速,深城交的OS系統超前而且功能強大,開放的引擎功能必能促進交通行業的發展,相信數字化發展必能賦能城市高質量治理;要通過更多場景的落地確保數字化發展迭代,在場景中實現數據全生命周期治理;第三個感受是一切要從實際出發,挖掘真實客戶需求,從需求側構建場景,實現數字化賦能。
同濟大學教授、博導、城市交通研究院副院長 吳嬌蓉
吳嬌蓉副院長提出,當前形勢下更加需要我們跳出交通來看交通,拓展研究視野,拓展理論和技術探索。數字孿生本身作為一種技術,需要我們行業從業人員去研究產業、能源、城市空間和交通之間的融合發展。
深城交副總經理 田鋒
田鋒副總經理指出,當前城市發展已從增量發展向存量資源如何有效利用轉變,行業發展導向從理念、概念規劃向數據驅動,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進行轉變,業務拓展模式從工匠精神向社會共同治理轉變,因此需要我們更加重視數字化發展。關于數字孿生技術,田鋒指出,一是數字孿生技術是動態、靜態及業務的集成,需要持續更新迭代;二是數字孿生系統的建設很多技術需要突破,需要行業人員持續努力;三是數字孿生最核心的是應用,逐步的用起來,在這個用的過程中去迭代升級。
在互動交流環節,與會專家們就交通數字孿生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結語
未來城市交通規劃呈現空間復合化、立體化特征,設計建設走向建筑級、構件級的精細化模式,管理運營要求關注人車個體級出行活動規律。在此背景下,本論壇基于數字孿生技術深入討論交通數字孿生關鍵技術、賦能城市交通高質量治理的應用實踐和發展模式,助力城市交通高質量治理,為我國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