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檢測中心榮獲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科技技術獎三等獎
日前,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在廣州召開了2023 年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科技創新成果交流會,會上公布了2023年度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科學技術獎項目,由深圳市交通工程試驗檢測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檢測中心”)牽頭完成的“水性環氧樹脂改性半柔性路面材料研究與應用”項目獲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獲獎項目情況
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科學技術獎由廣東省科技廳于2012年批準設立,旨在充分調動廣東省廣大土木建筑行業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表彰和鼓勵為科技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與個人。獎勵范圍為土木工程領域的四新技術開發應用,先進技術引進吸收、基礎理論研究、科技成果推廣、高科技含量的重大建設項目。
項目簡介
水性環氧樹脂改性半柔性路面材料研究與應用
我國現有的高速公路及其他路面鋪裝類型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即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剛性路面,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沖擊、耐腐蝕及負載能力等優點,同時存在行車舒適性低、維修及效用升級困難等明顯缺陷。瀝青路面則柔性強、行車舒適度高且維護簡單,從而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由于其溫感性,高溫時易形成車轍、波浪、擁包等變形破壞,在重載交通時尤為明顯。低溫時易發脆變硬,路面容易開裂,產生橫向裂縫及縱向裂縫。在重載及溫度等因素下,新修路面基本5到6年就要進行大修,嚴重浪費資源,與“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建設要求相悖。為了克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路面的不足,半柔性復合路面這一新型路面結構形式應運而生。
項目綜合發揮了水泥基材料的耐候性、瀝青基材料的粘彈性及環氧樹脂的粘結性,創新性提出基于水性環氧樹脂-乳化瀝青-水泥復合膠結體系+高粘度改性瀝青制備大孔隙基體瀝青混合料的半柔性路面材料,充分利用水泥基材料的耐候性、瀝青基材料的粘彈性及環氧樹脂的粘結性,減小水泥基材料與瀝青基材料之間的力學性能差異,解決了傳統半柔性材料易開裂的問題。項目成果已在江浙國省干道的公交車道、高速出入口、公交場站等重載路段進行了大規模工程應用,總面積超30萬m2,各項路用性能指標均滿足熱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指標要求,其中強度指標、水穩定性能顯著優于熱拌改性瀝青混合料,有效提升了道路整體服役水平和服役壽命,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環保效益,應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