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引領的城中村綜合整治 ▎光明區2018年城中村治理實施方案
深圳市城中村以17%的空間容納45%的人口,村內人口密度高,基礎設施不完善,居住環境品質不高。為盡快給居民提供良好的交通環境和居住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深城交受光明交通管理局委托,開展《光明區2018年城中村交通治理規劃設計實施方案》項目,針對光明、新湖辦事處20個城中村進行綜合交通整治。
項目組于2018年4月開展相關工作,目前,大部分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已施工完成,受到了光明區領導、相關街道辦及村民的廣泛支持和熱烈響應,以“交通為引領”的城中村改造思路得到光明區領導的高度認可。
項目特色
01 交通引領技術綜合
本項目是深圳市第一個“以交通為統籌,多專業、多部門協同” 的城中村治理項目,實現了工作機制的創新。交通協同多專業多部門,統籌設計標準、建設時序,一次性系統完善相關配套設施,減少重復施工對城中村居民寧靜生活的影響。
02 全程服務促進落實
項目探索并實踐了“項目規劃-施工圖設計-現場協調-成果落實”的城中村治理流程,實現了從規劃到落實的全生命周期的跟蹤服務,避免了過去一些項目只規劃,無法落地的現象,逐項落實居民生活品質提升措施。
03 文化為魂打造方案
“以文化為引領,居民需求為導向”的技術路線開創了城中村新的治理思路。通過深挖社區文化資源,重塑村落文化內核,以文化為紐帶,以“線”帶“面”引領交通、市政、景觀等多種專業,指導城中村綜合改造。規劃編制了光明區文化宣傳冊、交通旅游圖,作為光明新區發展文化旅游的宣傳材料廣泛印發。
04 深度調研服務公眾
項目組駐村廣泛征求村民意見,深入了解村民訴求,針對20個治理村共發放了2000人次的調查問卷及現場走訪,全面探索村落文化,理清城中村既有交通設施資源,準確掌握每一個城中村的居民需求和問題所在,為規劃方案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依據,樹立了“公眾深度參與”的新典范。項目前期調研、內容優化及方案落地期間,受到村民及相關街道辦的廣泛支持和熱烈響應。
未來展望
“讓城市更美麗,讓人民更幸福”是一個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目標。通過對城中村的綜合治理,將規劃方案落地施工,對促進城市未來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改善城市面貌具有重要意義。深城交將持續關注、服務深圳市居民生活品質提升,不斷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打造更高品質、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
項目主管:黎木平
項目總師:黃振宇
項目負責人:王小剛
主要參加人員:劉光輝、白蓮森、李海南、姜楠、周航、常建設、黎強、楊海、楊陽、趙錦添、申一幟、姚文靜、姚寶華等
本文是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需注明文字及圖片來源“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