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25年 | 回望初心,追夢之途唯有奮斗
風華25年系列之歷程篇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在這特殊的歷史節點,深城交也迎來了25歲的生日。25載櫛風沐雨,25載春華秋實,如今的深城交風華正茂, 青春飛揚。“讓交通與城市更美好”,25年來,深城交用奮斗去托起夢想,知行合一,踐行始終;正心誠意,傳承開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情憶往昔,定格美好”25周年年慶日打卡活動
迎25周年 | “尋味端午·共話安康”活動
迎25周年| “魅力巾幗·紛彩花藝”女神節主題插花活動
迎25周年 | 第十五屆籃球聯賽
迎25周年 | 第十四屆足球賽團體賽
舉辦智能交通年會
可持續移動性觀察報告發布
召開粵港澳大灣區現代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第二屆年度會議
迎25周年慶技術交流-后疫情國際環境下的中國宏觀發展目標和港深兩地的發展機遇
迎25周年慶技術交流—TOD國際經驗與發展趨勢
情憶往昔
25年前,歷史車輪與改革春風相互激蕩,深圳迎來城市快速發展期,城市交通問題日益凸顯,市委市政府決定加強交通規劃研究工作,支撐特區發展大步邁進,深城交由此應運而生。
初創之心
當深圳步入小汽車高速增長期,交通擁堵呈常態化和區域蔓延趨勢,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的治理狀況,促進城市發展和交通建設,1996年,深城交因勢而立。
早期辦公地
隨后遷入建藝大廈
在中心成立的最初5年,作為全國第一批獨立的交通規劃設計機構,匯集了一批全國最優秀的規劃設計人才。在中心的努力推動下,深圳成為國內最早開展交通綜合治理的城市,并成立了交通綜合治理協調機構,中心發揮了重要技術支持作用。同時我們也是國內最早與境外公司合作的單位,合作開展了羅湖中心區交通研究、深圳市整體交通研究及軌道交通規劃,合作建立了深圳CTS/RDS模型。在交通信息化方面,我們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城市交通仿真實驗室,并開展了城市道路交通模擬信息系統建設。
積累之道
2000年初,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深圳迎來軌道交通發展新時代,業務迅速發展,覆蓋了城市綜合交通、軌道交通、公共交通、慢行系統、城市道路與公路、智能交通、交通模型等領域。中心創新發展,創下一個個“首次”和“第一”,編制了國內最早的交通規劃技術體系,開創了道路和軌道交通詳細規劃研究新門類,更好地銜接城市、交通與工程設計,并推動建成深圳城市交通仿真系統,獲得華夏建設科技一等獎。
2004年搬遷到規劃大廈
拓展之路
2006年之后的5年,是交通中心的拓展夯實期,歷經事業單位改制、大部制改革等重大變革,由事業單位改制為國企,服務客戶由單一變成更加多元。中心開始走出深圳,向港澳、珠三角主要城市開拓新業務市場,并相繼成立了佛山分院、南昌分院、福建分院、東莞分院、四川分院、上海分院、北京分院等,推動中心業務全國布局。
壯大之行
十八大以來,中心因應國家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歷史性變革,同風而起,布局全國,進入高速發展壯大期的發展階段,形成以城市交通規劃為核心,兩端延伸、協同發展的業務體系,為全國各地主要城市政府在規劃決策、交通擁堵治理、市民出行等各方面提供更全面、更綜合、更先進的城市交通解決方案。
2011年11月搬遷至羅湖惠名大廈
突破之舉
從2016年開始,中心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國家明確了新時期國企改革方向,隨著互聯網企業的跨界發展,交通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口。通過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資源進一步整合快速發展;通過大力發展大數據,攻克交通模型及數據信息關鍵技術,推出系列決策支持和公交、停車、信號管控行業服務科技產品;發起成立未來交通實驗室聯盟,攜手行業創新發展;進一步延伸發展城市規劃、品質設計、大數據及智能交通、檢測等業務。
2017年10月深圳灣辦公區啟用
未來之愿
當建設“交通強國”上升為國家重點發展戰略,當城市加速追逐未來的腳步,我們用創造未來的方式迎接未來,敏銳前瞻行業變革,構建發展“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以協同規劃為引領、以品質設計為支撐、以系統集成建設為實踐、以智慧運營為反饋”的閉環業務體系。夯實可持續發展的堅實根基,“傳統基建”+“新基建”協同融合的城市交通整體解決方案,雙翼策動高速發展新動能。
2020年11月龍華總部大廈奠基
產業園建成后效果圖
追夢之途,唯有奮斗。我們通過奮斗,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斗,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我們將以“讓交通與城市更美好”為使命,積極迎接挑戰,探索交通大數據與城市交通治理的前沿趨勢,探尋未來智慧城市構建之道,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城市交通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