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軌道交通系統創新技術成果發布!深城交全程參與傾力支撐
5月15日,雄安新區軌道交通系統創新技術成果專家評審暨發布會在雄安新區召開。雄安新區管委會主任特別顧問趙鵬林,中國雄安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中林,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深城交”)副總經理楊宇星,中國中車、中國通號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來自北京、石家莊、深圳、西安等地軌道交通行業的專家出席本次會議。
發布會現場
此次專家評審暨發布會的召開,標志著2019年6月深城交與中國雄安集團、中國中車、中國通號聯合簽署的《雄安新區軌道交通系統創新技術合作協議》圓滿完成。
協議內容包含“雄安新區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模式與場景研究、互聯互通技術方案”等八個課題。深城交主要負責軌道系統創新需求及運營場景方案研究,為中國中車新型列車的研發設計、中國通號列控系統的研究提供支撐與指導,旨在實現雄安新區軌道交通系統創新、推動新區及周邊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協同發展基礎保障、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技術和裝備支撐,并向全國推廣應用。
2019年6月四家單位簽約
深城交針對國內軌道交通發展痛點,貫徹落實國家及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理念,以提升旅客高服務水平和發展可持續為核心目標,充分利用雄安試點,創新提出網絡互聯互通、全天候運行、靈活交路與靈活編組、軌道貨運組織、高效高品質旅客服務標準、智慧運維及綠色低碳等運營場景和設計要求。中國中車及中國通號依據上述要求,分別完成了車型研發和信號設計工作。項目最終形成了《雄安新區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模式與場景研究報告》、《雄安新區貨運應用模式報告》、《貨運地鐵車輛智能裝卸系統技術方案》、《雄安新區軌道交通全天候運營方案研究報告》等研究成果報告。
專家組分別聽取了三家單位研究團隊的匯報,對項目成果和技術資料進行了細致審查。專家組表示,此次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的突破,為雄安新區創新軌道交通運營模式、提高服務水平提供了支撐;為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頂層技術指標設計及創新技術應用,提供了明確的標準和充分的技術儲備。
專家評審現場
同時,大會發布項目成果車輛實體模型,車內配置有多功能旅客設施、乘客智能信息交互系統和環境自動感知調節裝置,可針對不同需求旅客提供定制化的乘坐環境需求。車輛限界滿足大興機場線路要求,具備雙制動曲線模式切換能力,未來可實現雄安新區和大興機場線互聯互通。發布會儀式后,與會的專家、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登車體驗。
參觀車輛實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