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軌道交通五期開工建設,規劃編制單位深城交解讀線路規劃深意
日前,深圳城市軌道交通15號線開工,標志軌道五期建設正式拉開序幕。作為深圳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軌道五期規劃線路數量、里程及投資均為深圳歷次建設規劃之最。軌道五期規劃自2018年啟動編制至2023年開工建設,歷時5年,深城交人擔綱技術總體,深耕不輟,充分發揮高端智庫作用,助推軌道五期規劃順利獲批及開工建設。
基于CIM的軌道交通網絡規劃數字化平臺應用于軌道五期規劃
現 狀
深圳軌道交通發展水平國內領先
深圳自城市軌道規劃建設伊始,一直秉承“建軌道就是建城市”的核心理念,科學謀劃、有序發展。為契合城市空間不斷拓展、建設密度不斷增高的變化特征,先后編制了五輪城市軌道線網規劃和四輪八次近期建設規劃,確保軌道作為城市交通發展骨架的核心地位不動搖。目前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在里程密度、客運強度、經濟效益等層面處于國內領先位置。
2022年深圳城市軌道交通新開通運營6號線支線、11號線二期福田-崗廈北段、12號線、14號線和16號線,新增運營里程128公里,新增規模創近10年歷史記錄。截止目前,深圳市已運營16條、547.3公里城市軌道線路,運營總里程居全國第四,在建線路100.2公里,預計2025年建成17條線路、總規模約648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
深圳地鐵全網日均客運量已近800萬人次,平均客運強度連續四年居全國第一。2023年4月28日單日客運量創歷史新高,達885萬人次。開通較早軌道線路客運量保持高位,如5號線日最高客運量達137萬人次,1號線達115萬人次;新線開通即“爆滿”,如 12號線、14號線,日最高客運量均超40萬人次。新線開通大大提升了深圳都市核心區至外圍中心的可達性,如軌道14號線開通運營后,核心區至東部片區中心實現45分鐘通達目標,相較于3號線時間縮短近15分鐘。
解 讀
有力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深圳市組織開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是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城市。深圳再一次站立潮頭,承擔國家的重大使命,發揮先鋒示范作用。軌道五期規劃是深圳開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的重大舉措,在深圳市政府積極謀劃推動下,軌道五期規劃獲得了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2022年下半年順利通過項目初審,2023年上半年先后通過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審查。
軌道五期共規劃11條線路總長185.6公里、總投資1952億元,線路數量及里程均創深圳歷次建設規劃之最。軌道五期規劃線路預期2028年全部建成通車。屆時,深圳將建成25條線路、總規模約843.6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城市軌道交通里程及密度均居世界前列,將有力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向具有全球示范效應的“軌道上的都市”不斷邁進。
(一)引領城市空間體系建設,支撐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
新一輪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深入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構建“一核多心網絡化”的城市中心體系,形成均衡發展、特色鮮明的城市開發格局。軌道五期規劃將進一步發揮軌道對城市空間結構引導作用,促進城市均衡發展。軌道19、32號線將極大提升東部坪山、大鵬新區軌道服務,實現大鵬中心城市軌道零的突破;20號線完善西部城市走廊軌道網絡布局,強化快線服務供給,服務前海合作區擴容;17號線提升羅湖至布吉平湖走廊軌道服務,強化羅湖口岸軌道服務,強化深港聯系;22號線提升北部觀湖片區至中心區可達性。15、25、27、29號線等進一步加密優化中心城區地鐵網絡。
為加強深圳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帶動深圳都市圈一體化協調發展,軌道五期規劃提出10號線東延(深圳段)、11號線北延(深圳段)兩條跨市線路,強化深莞兩市軌道交通銜接。
(二)支撐重點片區、先進制造業園區集聚發展
軌道五期規劃重點考慮支撐深圳市重點發展片區、先進制造業園區高水平布局、高品質建設,更好的落實城市近期發展的要求,保障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如19號線強化了坪山中心區、坪山高新區2個重點片區及坪山高新南先進制造業園區軌道服務;22號線強化了香蜜湖金融中心、北站商務中心、坂雪崗科技城3個重點片區,以及黎光-銀星、鷺湖-清湖2個先進制造業園區軌道服務等。軌道五期建成后,全市重點片區軌道交通800米建設用地覆蓋也將由42.6%提升至48.7%,先進產業園區800米建設用地覆蓋將由26.7%提升至34.5%,加快形成產業發展新空間,促進創新資源要素快速合理流動,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源,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同時,為精準觸達,更好服務企業發展,軌道五期規劃還著力加強了對重點企業、重大項目軌道出行服務。如15號線服務騰訊大鏟灣未來科技城、大疆大疆天空之城、順豐總部大廈,19號線服務榮耀、中芯國際等企業,25號線服務華為坂田基地等。
(三)推動“多網融合”發展,提供更優質軌道出行體驗
《交通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提出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要求。深圳市正加快構建“五主五輔”鐵路客運樞紐體系,穗莞深南延、深大、深惠、大鵬支線等都市圈城際鐵路也已全面開工建設。軌道五期將進一步強化對外綜合交通樞紐銜接,推動國鐵、城際、城市軌道多層次網絡融合,提升居民乘坐城市軌道交通換乘高鐵、城際出行便捷性,重點提升了西麗(15、27、29號線)、深圳北(27號線)、羅湖、羅湖北(17號線)、機場東樞(20號線)等樞紐軌道銜接,做強做實綜合交通樞紐,為城市發展贏取機會。
同時,軌道五期建設將進一步緩解交通走廊交通壓力,提升綜合交通服務品質,提供更愉悅的軌道出行體驗。其中,17號線能夠有效緩解東部羅湖-龍崗走廊交通壓力、 20號線二期緩解西部走廊壓力、22號線一期緩解中部走廊壓力、27號線緩解南山-龍華走廊壓力。
(四)以人為本,服務民生幸福
深圳市落實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要求,正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標桿城市。軌道五期規劃著力于提升公共交通供給質量及效率,強化對全市人口崗位覆蓋,更大范圍、更高質量的服務市民日常出行。軌道五期建成后,站點800米人口崗位覆蓋率由現狀的51%增長至65%,其中大浪、觀瀾、南灣、坪山等外圍區域的覆蓋改善明顯,推動全域軌道交通公共服務一體化均衡發展。
軌道五期規劃還將進一步擴大對深圳重大醫療、文化、教育、體育、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設施覆蓋,對現狀軌道銜接缺失的重大民生基礎設施做了重點考慮,提升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及軌道服務質量。如17號線覆蓋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25號線覆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19號線覆蓋坪山高中園、27號線覆蓋南方科技大學及大學城體育中心、22號線覆蓋觀湖片區保障性住房項目等。
展 望
建設國際一流水準的軌道都市
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實現了從“零”到“骨干”、到“全域網絡化”的騰飛發展,在每一次城市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緊扣城市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和發展重點等關鍵要素,滾動開展了城市軌道線網規劃及建設規劃,提出適應城市發展階段和要求的軌道交通發展目標、發展方案和近期重點發展項目,支撐了軌道交通又快又好的發展。
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格局,協調區域與城市發展,支撐深圳建設全球一流城市,以建設國際一流水準的軌道都市為發展目標,規劃提出進一步打造強可達、廣覆蓋、高競爭、更安全、優包容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規劃構筑“區域對接、快線成網、雙心放射、快慢結合、東部加密、三圈三環”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2035年全市形成由33條線路組成,合計1335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含彈性發展線路112公里)。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方案(2016-2035年)
深城交自1996年成立以來,一直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最重要的交通決策支持專業機構,以大數據分析、規劃協同、思路創新為基礎,提供最先進的城市交通技術與服務,為深圳建設國際一流軌道都市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深城交先后參與了深圳市多輪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主導了歷次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并多次獲得全國、省市優秀規劃設計獎。其中,深圳軌道二期規劃是全國第一個獲批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軌道五期規劃也是目前為止全國唯一獲批的第五期規劃。未來,深城交將繼續聚焦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以創新與提升為主線,發揮技術領先優勢,引領全國軌道交通發展。